|
|
來源:咸陽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園 時間:2014/8/16 已閱讀1080次 |
|
周至縣地處秦嶺北麓、渭水以南,總面積2974平方公里,轄22鎮,67萬人,耕地面積76萬畝。地下水源充沛,擁有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壤土,獨特的自然稟賦是人工種植獼猴桃的最佳適宜區,縣境內東西狹長,是遠近聞名的優質獼猴桃產業帶。周至獼猴桃果實內富含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及果膠、檸檬酸和黃酮類物質,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,如硒、鋅、鍺等,尤以維生素C和硒的含量最為豐富,被譽為“水果之王”、“Vc之冠”。這些營養物質可明顯提高肌體活力,促進新陳代謝,協調肌體機能,增強體質,延緩衰老。北京醫學院宋圃菊教授研究證明,獼猴桃果汁中的維生素C及其伴隨物,能阻斷人體中的致癌物質N—亞硝基嗎啉的合成,其阻斷率高達96.4%,對防癌有明顯的效果。富含鎂、鉀、鈉和某些微量元素,還可減少膽固醇在脈壁內沉積,并能破壞鈣在血管壁上的凝結,降低血脂和血壓,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,對心腦血管病、消化系統疾病、糖尿病、肝炎和尿道結石等多種常見病、多發病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,是一個老幼皆宜,十分理想的新興保健水果。多年來,周至歷屆縣委、縣政府高度重視獼猴桃這一興縣富民產業的發展,累計投入發展資金100多億元。1997年周至縣榮獲“中國獼猴桃之鄉”稱號,并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;2000年、2004年被繼續認證,1998年被國家質監總局認定為全國唯一的獼猴桃標準化管理示范縣。周至選育的獼猴桃品種“秦美”、“啞特”分別獲得全國第二屆農業科技博覽會金獎和銀獎,被第三屆農業博覽會授予名牌產品稱號。2006年1月周至縣被“輝煌十五,和諧陜西”大型新聞調查活動評為全省“十佳果業強縣”;2007年3月,“周至獼猴桃”榮獲“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”。 截至目前,全縣獼猴桃總面積已達40.1萬畝,成為全球最大的優質獼猴桃生產基地;匾研纬闪艘浴扒孛馈薄昂N值隆逼贩N為主,“啞特”“華優”“翠香”“紅陽”“西選二號”早、中、晚熟品種為搭配的多樣化合理布局。多年來,我們堅持走基地建設標準化之路,先后示范推廣了陜西省地方標準《獼猴桃生產管理技術》、無公害獼猴桃生產技術和綠色食品獼猴桃管理技術。從2008年開始,試驗示范有機獼猴桃生產管理技術。并在實踐中成功總結推廣了“單枝上架、定量掛果、配方施肥、生物防治”四大技術及“人工授粉、果園生草、果實套袋、適時采收”等規范化管理技術,使全縣獼猴桃商品率大幅提升,果農收入快速增長。 全縣已建設省級示范園1個、市級示范園4個、縣級示范園15個。10萬畝獼猴桃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;1萬畝獼猴桃獲歐盟(良好農業規范)認證;5600畝獼猴桃生產基地獲有機食品獼猴桃基地轉換認證。 全縣現有獼猴桃果業專業合作社145個,種植獼猴桃農戶達5.7萬戶、20萬人,整個產業總收入21億元,果區農民人均獼猴桃收入近萬元。去年全縣獼猴桃出口量3.0萬噸,特別是套袋的優質海沃德獼猴桃批量出口到歐洲市場,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稱贊。 全縣擁有獼猴桃貯藏庫2500多座,其中建設千噸級高檔氣調冷庫11座,全縣庫容總量達25萬噸,貯藏期最長可達8個月,實現了季產年銷的目標。全縣深加工企業38家,年加工能力8萬噸,主要加工產品有果干、果酒、果汁、果醬等,獼猴桃的銷售由過去單一鮮果銷售變成了果干、果酒、果汁等并存的多樣化格局。 全縣有5000多人的獼猴桃營銷團隊由于獼猴桃產業的發展,產業鏈條不斷延伸,帶動了包裝、運輸、勞務、貯藏加工、銷售、信息等關聯產業蓬勃發展,構成了周至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主體,初步呈現出區域化布局、專業化生產、規;洜I的產業化發展格局。 |
|
|
|
上一條信息: 臨潼果桑
下一條信息:沒有下一條信息了 |
|
|